湖南法治報訊(通訊員 張明元)吉首市守法普法工作辦公室以高度的政治感和使命感,緊密結合部門職責實際,通過加強組織領導,創(chuàng)新工作舉措,豐富形式載體,在青少年法治宣傳教育實踐中進行了有益探索,并取得了一定成效,現(xiàn)將工作開展情況匯報如下:
建好三支法宣隊伍。一是組建普法宣講團隊伍。組織由律師、法律服務工作者構成的普法宣講團隊伍,深入學校開展針對青少年的普法教育宣講。二是強化志愿者隊伍建設。選取熱衷法治宣傳的普法志愿者組成普法志愿隊伍,利用寒暑假走進全市中小學開展“送法進校園”活動。三是組織選派政法干警擔任全市中小學校法治副校長隊伍,通過開展法治講座主題宣傳活動,重點宣傳未成年人保護法、民法典、禁毒、防性侵等法律法規(guī)知識,營造和諧平安的校園氛圍。

?圖為矮寨司法所在矮寨中學開展”關愛明天、普法先行“青少年法治宣傳教育活動
開展五項法治宣傳。近年來,開展“關愛明天 普法先行”青少年普法教育活動、“利劍護蕾”專項行動、精準送法“進校園”和“開學第一課”主題活動。同時結合“12·4”國家憲法日、“元旦春節(jié)送法下鄉(xiāng)”“寒暑假大學生送法下鄉(xiāng)”“美好生活·民法典相伴”“青少年法治宣傳教育周”等活動為抓手,在元旦春節(jié)、“4·15”國家安全日、5月農村法治宣傳月等時間節(jié)點,組織普法志愿者、法治副校長在各大主題宣傳節(jié)日深入學校,開展多層次、多形式的青少年法治宣傳教育活動,宣傳《未成年人保護法》《民法典》《預防未成年人犯罪法》、禁毒、防性侵等法律法規(guī)知識,營造濃厚的青少年法治宣傳教育活動氛圍。2021年以來,累計開展法治進校園237次,發(fā)放普法宣傳手3萬余本,輻射青少年5萬余人。
打造兩個法治陣地。充分發(fā)揮法治教育實踐基地、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和公共文化機構等各種法治文化陣地的作用,以吉首市民族中學、吉首市第四中學為依托建立青少年禁毒法治宣傳教育基地,拓展青少年普法宣傳平臺,集中開展模擬法庭、重點案例剖析、圖片展覽等法治實踐活動,為廣大在校學生了解法律法規(guī)、學習法律知識、參與法治實踐搭建了一個普法宣傳教育平臺。通過經常性開展多種形式的青少年法治宣傳教育活動,提高了青少年法律意識和法律素質,幫助青少年學法、懂法、守法和用法,預防和減少青少年違法犯罪。
借助一個普法平臺。充分利用“法治吉首”微信公眾號和視頻號等加強新媒體普法,圍繞青少年健康成長密切相關的法律、法規(guī)為宣傳重點,營造良好的普法學法氛圍,加強“法治吉首”平臺宣傳推廣,以互聯(lián)網(wǎng)思維和全媒體視角深耕智慧普法,運用好“以案釋法”專欄,針對性開展線上普法。2024年在“法治吉首”發(fā)布關愛未成年系列普法短視頻《六一兒童節(jié),我想說……》,宣傳普及《未成年人保護法》,拍攝《青春,與法同行》宣傳普及《預防未成年人犯罪法》。2025年“法治吉首”發(fā)布各單位部門開展“防性侵”法治宣傳信息15篇,轉載全州未成年人保護宣傳視屏4條。2025年7月17日開展“我在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過暑假”普法宣傳主題活動。通過法治動畫視頻、法治小課堂、“拋球投點”趣味問答和“法治口號”傳話小游戲等形式,普及了與未成年人息息相關的法律知識,這一普法舉措被吉首市電視臺在當晚新聞在全市報道播出。
吉首市通過實施“3521”工作法提升了青少年法治宣傳教育實效,逐步形成了了以黨政主導、關工委協(xié)調、多部門參與、學校具體實施的“四位一體”工作格局,多年來利用“誰執(zhí)法誰普法”工作責任制,開展青少年普法教育從學校、家庭、社區(qū)層面進行法治實踐的創(chuàng)新,為青少年法治教育實踐路徑同現(xiàn)實情況的結發(fā)揮職能作用。
責編:李穎
一審:王薇
二審:伏志勇
三審:萬朝暉
來源:湖南法治報









